![]() |
主要用途 | 乳化劑 |
生產許可證編號 | SC12063701406037 |
CAS | 37318-31-3 |
型號 | 食品級 |
包裝規格 | 25*1 |
外觀 | 粉末 |
保質期 | 24個月 |
有效物質含量 | 99% |
主要營養成分 | 營養強化劑 |
含量 | 99% |
是否進口 | 否 |
毒性ADI0~30mg/g(蔗糖酯類的總ADI值;FAO/WHO,2001)。LD5030g/kg(大鼠,經口)。可安全用于食品(FDA,§172.859,2000)。使用限量GB2760-2001(g/kg):肉制品、香腸、乳化香精、水果及雞蛋保鮮、冰淇淋、糖果、面包、八寶粥、飲料,1.5;乳化天然色素、糖果(包括Chemicalbook巧克力及其制品),10.0;膠姆糖膠基,GMF。FDA,§172.859(2000):以GMF為限。FAO/WH0(1984,g/kg):可可粉及含糖可可粉10(以最終產品計,單用或與其他乳化劑合用量,總乳化劑15,暫定),人造奶油10(暫定);冷飲10(以最終產品計,單用或與其他乳化劑、穩定劑及增稠劑合用量,暫定)。
蔗糖酯的合成常用的有溶劑法、無溶劑法和微生物法。目前合成蔗糖酯的溶劑除DMF(二甲基甲酰胺)外,常用的溶劑還有DMSO(二甲亞砜)、二甲苯、丙二醇和水等。無溶劑法即不使用任何溶劑,直接用蔗糖、脂肪酸甲酯和鈉皂進行酯交換反應。無溶劑法又分為熔融法、相溶法和非均相法。隨著生物工程技術的發展,人們發現微生物如根霉、腸桿菌、曲霉、假單胞菌、色桿菌、念珠菌、粘液菌和青霉屬的脂肪酶,可以催化蔗糖和脂肪酸反應生成蔗糖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