![]() |
香型 | 其他 |
生產許可證編號 | 見包裝 |
CAS | 見包裝 |
品種 | 其他香料、香精 |
外觀 | 粉末 |
包裝規格 | 見包裝 |
有效物質含量 | 99.9 |
含量 | 99.9% |
是否進口 | 否 |
類型 | 其他 |
1、不已:烏梅肉(微炒)、御米殼(去筋膜,蜜炒)。等分為末。每服二錢,睡時蜜湯調下。(《本草綱目》)
2、治小兒頭瘡,積年不瘥:烏梅肉,燒灰細研,以生油調涂之。(《圣惠方》)
3、治傷寒蛔厥及:烏梅三百枚,細辛六兩,干姜十兩,黃連十六兩,當歸四兩,附子六兩(炮,去皮),蜀椒四兩(出汗),桂枝(去皮)六兩,人參六兩,黃柏六兩。上十味,異搗篩,合治之,以苦酒漬烏梅一宿,去核,蒸之五斗米下,飯熟搗成泥,和藥令相得,內臼中,與蜜杵二千下,丸如梧桐子大。先食飲服十丸,日三服,稍加至二十丸。禁生冷、滑物、臭食等。(《傷寒論》烏梅丸)
4、治:烏梅30g,雙花60g,雄黃12g。為末,蜜丸,每丸3g。每次含化1丸,徐徐咽下,每日3次。(《全國中草藥新法展覽會資料選編》)